首页 玉环 视听 聚焦 评论 图片
鸡山群众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017-06-19 08:57:36  来源:今日玉环  作者:应挺刚

  6月12日中午,鸡山乡南山村村民林彩娟吃完中饭,很自然地将桌上的垃圾收拾好,走向家门口的垃圾桶。“剩菜、剩饭和瓜皮果壳要放在这边,矿泉水瓶、塑料袋要放在那边……”她一边娴熟地分类处理垃圾,一边向记者介绍说,自鸡山乡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以来,分类处理垃圾已经逐渐成为她和乡亲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把家门前弄的干净,自己住着也舒服,这个不用乡里说我们也要做好的。”林彩娟说,以往村民的生活垃圾都是一股脑堆在一起,又乱又臭,现在分类处理,感觉干净多了,而且做好了乡里还有现金奖励,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鸡山乡孤悬海上,如何处理岛上居民的生活垃圾一直是乡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此,乡里最早尝试过垃圾焚烧,很快因污染环境而叫停,改为用船运送到玉环本岛处理,每天少则几百斤、多达上千斤的生活垃圾,不仅耗时耗力,成本也高。

  “我们从2015年底开始在全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投入200余万元改造垃圾资源利用站、垃圾中转房以及购置资源化处理设备。”鸡山乡副乡长盛章华说,现在,岛上的生活垃圾先由村民自行分类放置,经环卫工人统一收集后,可堆肥(会腐烂)的送到利用站堆肥再利用,不会腐烂(不可堆肥)的再用船运送到玉环本岛处理。这样一来,每天需要运送的垃圾减少了30%以上,也促进了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更好保护岛上生态环境。

  盛章华告诉记者,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关键是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一开始,鸡山乡党委、政府就把宣传引导放在第一位,乡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发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3股力量,逐家逐户进村民家中,面对面宣讲,手把手解决他们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问题。“热情不高的我们反复做思想工作,让他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不懂怎样分类的我们当场教学,直到教会为止。”

  为了让村民更好更快地接受垃圾分类,今年以来,鸡山乡还根据人口分布密度,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发放配置分类垃圾桶1600余只,每家每户门前都有;每月向村民发放“黑+白”分类垃圾袋3卷,能想到的都替村民想到了,不给他们增加负担。目前,住在鸡山本岛的4个村700多户村民均已参与到垃圾分类处理中,也逐渐形成了良好有序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

  垃圾分类及后续的资源回收利用,也正为岛上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比如鸡山的环境更优美了,住在岛上的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强了;比如垃圾资源利用站里生产出来的有机肥正成为岛上群众不可多得的“宝贝”。

  “看看不起眼,有力得猛,洒在地里庄稼长得可好了。”年近70岁的徐阿公高兴地说,最初他不了解,拿了一大块有机肥洒在地里,结果庄稼差点死光了,还是利用站里的同志告诉他用法,他才知道这东西有多“宝贝”。

  “现在来要有机肥的越来越多,基本上供不应求。”鸡山乡资源化利用站相关负责人尤雨云说,垃圾放进资源化处理设备里,一般要7天才能完成处理,而且产出率只有10%,“僧多粥少”让他很是为难,碰到熟悉的村民都要“躲着走”。他告诉记者,有机肥在市场上也是抢手货,但他们都是免费送给岛上群众,从没要过一分钱。

  “就是把最大的实惠留给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主动参与进来,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盛章华说,接下来,鸡山将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使之成为“我爱我家”行动的具体而有效的抓手之一,加快建设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的美丽海岛。


专题报道
专题丨2024浙江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网络中国节·春节
2024新春走基层
一步一履总关情
在”浙“里看见全民反诈
“援”味生活 深情回望
开展“扫黄打非” 共筑精神家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图片新闻

坎门:“乡村艺校”热闹开课 坎门:“乡村艺校”热闹开课

大麦屿:专家现场支招 为健康加“骨”劲 大麦屿:专家现场支招 为健康加“骨”劲

芦浦:线上线下齐发力 严防毒品原植物种子落地 芦浦:线上线下齐发力 严防毒品原植物种...

清港:巧手做青团 巾帼倡清廉 清港:巧手做青团 巾帼倡清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中共玉环市委宣传部主管  玉环市传媒中心承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2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3]31号;浙ICP备09058876号;浙公网安备33102102331084号
© 中国玉环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无限玉环

玉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