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环 视听 聚焦 评论 图片
灾害无情,但人可更有为
2018-10-15 09:18:3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浩燃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提升防治能力,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  

  防灾减灾,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何趋利避害、防治结合,切实提升我们应对灾害的能力与水平,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大自然既有美丽温良的一面,也有咆哮不安的时刻。回溯既往,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每一次抗争,都在文明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霎时间山河破碎,悲恸至今难消。前不久,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毁坏的家园、逝去的生命,一次次向人类展示了大自然的无穷破坏力,也反复敲响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警钟。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这样的国情,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防治,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防灾减灾救灾成效举世公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从高规格发布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组建应急管理部,再到此次中央财经委会议专题研究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通过不懈努力,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事实证明,在防治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我们淬炼了本领,也增强了自信。

  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与此同时,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地震、地质、洪涝、干旱等各类灾害交织多发;在经济发展、财富聚集、人口集中的背景下,自然灾害的复杂性、衍生性、严重性也在增长。尤其是在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贫困地区往往也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地区,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压力不减。当此之时,迫切需要抓紧抓实相关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次会议的各项要求,真正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9月,面对超强台风“山竹”的严峻考验,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到从容不迫、有序有力?关键就在于预警充分、措施得当,形成了应急处置的社会合力,构筑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立体体系。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已启动14次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有效预警、应对、处置了各类灾情。“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启示我们,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不单是有关部门的事情,更是每一位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

  10月13日是第二十九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损失,创造美好生活”。灾害无情,但人可以更有为。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提升防治能力,让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我们就能在与灾害的一次次交手中不断成长。


[责任编辑]:金飞
[原标题]:灾害无情,但人可更有为
[原地址]: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18-10/15/c_1123557839.htm

专题报道
专题丨2024浙江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网络中国节·春节
2024新春走基层
一步一履总关情
在”浙“里看见全民反诈
“援”味生活 深情回望
开展“扫黄打非” 共筑精神家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图片新闻

坎门:“乡村艺校”热闹开课 坎门:“乡村艺校”热闹开课

大麦屿:专家现场支招 为健康加“骨”劲 大麦屿:专家现场支招 为健康加“骨”劲

芦浦:线上线下齐发力 严防毒品原植物种子落地 芦浦:线上线下齐发力 严防毒品原植物种...

清港:巧手做青团 巾帼倡清廉 清港:巧手做青团 巾帼倡清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中共玉环市委宣传部主管  玉环市传媒中心承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2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3]31号;浙ICP备09058876号;浙公网安备33102102331084号
© 中国玉环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无限玉环

玉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