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环 视听 聚焦 评论 图片
母亲河变迁记
2017-06-01 12:46:00  来源:中国玉环新闻网  作者:李长华

  我的家在龙溪,门前有一条河,叫密溪河,是我们龙溪人的母亲河。记忆中,儿时的母亲河,水是那样的干净清澈;如今的母亲河,在一番历经沧桑后,又重新渐渐焕发生机。每每看看想想,总是别有一翻滋味涌上心头。

  母亲河 前生的故事

  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母亲河前生的故事。他说,母亲河的前生竟是大海。童年的我当时就会瞪大眼睛很感意外,河怎么会是海呢?爷爷总会娓娓道来。我们的村和附近的村庄原来都是一片大海。因为我们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几百年前塘厂、密溪一带还是汪洋大海,地理位置靠山,是一个山岙里,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每到台风季节,各类渔船、货船纷纷到此避风,形成万船停泊的景象,因此叫“万船岙”。

  我们村还有个地方叫“虾皮坦”,是祖先晒虾皮的地方。在解放初和八十年代,几次兴修水利期间,在我们村的河道里发现了许多渔船的残片,船板上还附着牡蛎壳等,证明了我们村原来是海的历史。最近在村河边新建木式栈桥,打水泥桩时,竟然在淤泥的深处挖出一块上面还附着牡蛎壳的大石块。我们对母亲河是海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可。

  随着时间的变迁,潮涨潮落的大海逐渐被泥沙淤积,慢慢变成了滩涂,靠捕鱼为生的祖先从福建、温州苍南、平阳等地迁徙而来,在此繁衍生活,我们村好多姓氏都是福建、平阳祖,各家的家谱都有记载。爷爷曾经告诉过我,我们的太公辈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祖先们为了安居乐业,想把海涂变成粮田,由十三个姓氏牵头组织在今龙盐线骑马塘一带围垦海塘。至今村里还保留着一块大明年间祖先围垦海塘的纪念碑,尽管字迹模糊,但还能依稀辨认出内容。

  沧海变桑田后,在经过海水流过的低洼处,留下了弯弯曲曲密溪河的雏形,祖先为了方便灌溉粮田,后来经过人工的加工处理就变成现在的密溪河。我们的母亲河曾经承担着运输的历史任务,在以前原来的龙岩乡山外张的韩姓大地主家,建有大轮船从花岩浦港开往上海港跑上海码头,买来一些柴米油盐等,就是老百姓的日常所需生活用品之类东西回来,再卖给当地的老百姓。当时花岩浦港码头,人来船往繁忙的场景,这些事也许只有老一辈的知道了。

  在解放初期,还是生产队吃大锅饭的年代,那时候种水稻,化肥奇缺,人粪是宝贝,村里的大队领导会组织村里几个骨干人员,开着木制的小船从密溪河出发,前往鸡山乡、洋屿乡和海山乡去购买人粪,买回来再按小队分配,用于给水稻施肥。从河里再到大海里的航行距离的艰辛的经历,只有参加过工作的父辈和祖父级别的人物才体会得到。有时候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大风大浪的时候,翻江倒海经历的情况也许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值得庆幸的是还好祖辈都有过硬的航行技术,才没有发生海难事故。历史故事总是那么的沧桑,随着老一辈的相继离世,也许后人再也无法去考证了。

  母亲河 童年的印象

  记忆中童年的母亲河,河中央里分段养着一些“水葫莲”。那时农村每家每户基本上都养猪,“水葫莲”和蕃藤叶就是猪的饲料。夏天,小伙伴的暑假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河里渡过。如果在岸上跳到河中,偶尔会有鱼和虾受到惊吓,跳到“水葫莲”上。岸上的小伙伴就会大声尖叫起来。那场景仿佛还是记忆犹新。村里有许多“水手”都是在这条河里练出来的,水性好的会游几千米,而且会各种游泳姿势,总是会赢得岸上的小伙伴连声叫好。村里如果是男孩不会游泳的,会被村里的小伙伴嘲笑叫“旱鸭子”的。每当夏天来临时,在河里可以看到许多游泳的人。依稀记得那时为了学好游泳,小伙伴会把家里有浮力的东西拿出来当工具派上用场,如塑料壶,木桶,泡沫盒等等,把它们系在手上或绑在身上。新手们总是在会游泳的大哥哥们的帮助下进行学习,大家相互指点一下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一般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学习,大家都会单独游泳了。以前会游泳是好像农村人的专利,城里人总会投来很羡慕的目光。如今,却好像角色转换了,城里人的会游泳比农村人的多。

  依稀记得爷爷当年带着我们,拿着自制捕虾工具,到河里捕鱼虾。那捕鱼虾的网具也很简单,用旧的废的朱罗蚊帐,把它剪成约1米乘1米左右的面积的布块,再用2条2米左右的竹片,把它弯成弧形的X型状,再用绳子分别系在布的四个角,再系在竹片的四个角。把它放到河里,在渔具的中间位置撒上米糠,等着鱼和虾自己爬进去找吃,约半小时后,再拿一根竹竿,必须要快速地把那渔具提起来。有时候手气好的话,会捕到很多鱼和虾。那时的河虾、河螺、鱼,都是我们农村餐桌上的美食。那真是纯绿色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呀。

  记忆中的河边都是稻田,自己田里种着水稻和荸荠、甘蔗,等荸荠和甘蔗成熟之时会偷偷的去挖几颗和几根解解嘴馋。待水稻收割完成了,小伙伴就在田野上躲猫猫,翻跟斗比赛。洗衣埠头,也能经常看见妇女淘米洗菜的场景,这些场景也许将永远封存在我们的童年记忆的脑海之中了。90年代初,河边的田野上陆陆续续有村民开始建房了。也有的办起家庭小作坊,也有的在河道里养起了鸭子,甚至有的靠河边办起了养猪场。总感觉大家搬出一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架势。随着村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的村民家中也像城里人一样按上了坐便器。简单的三只缸的化粪处理,通过地表的渗透,最终的流向就到河里。通过雨水的冲刷,各种各样的污染源都汇集到了母亲河之中,我们的母亲河也就逐渐变成大“染缸”,因此不堪重负。

  母亲河 期待中重生

  当大家站在河边“望河兴叹”时,大家似乎感觉到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的承载能量,已经无法超越它自己所承载能量。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如今在河边醒目的位置,立着“河长”的监管牌。分别有市级、镇级、村级的河长,三级河长的联系方式也印在上面。虽然老百姓不知道“河长”这个职务级别有都大,但大家都意识到治水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如今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感号下,在“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通过截污纳管,雨污分离等技术措施的实施下。随着沿河违章搭建的拆除和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我们的母亲河的水质也变得清澈多了,河岸边通过砌石并建起了游步道,和木式栈桥,河岸边载上柳树和桃树。春天来临时,岸边呈现一番桃红柳绿的景象。作为70后的我们,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早日能在母亲河中当一回“水手”。


专题报道
专题丨2024浙江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网络中国节·春节
2024新春走基层
一步一履总关情
在”浙“里看见全民反诈
“援”味生活 深情回望
开展“扫黄打非” 共筑精神家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图片新闻

坎门:“乡村艺校”热闹开课 坎门:“乡村艺校”热闹开课

大麦屿:专家现场支招 为健康加“骨”劲 大麦屿:专家现场支招 为健康加“骨”劲

芦浦:线上线下齐发力 严防毒品原植物种子落地 芦浦:线上线下齐发力 严防毒品原植物种...

清港:巧手做青团 巾帼倡清廉 清港:巧手做青团 巾帼倡清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中共玉环市委宣传部主管  玉环市传媒中心承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2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3]31号;浙ICP备09058876号;浙公网安备33102102331084号
© 中国玉环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无限玉环

玉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