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环 视听 聚焦 评论 图片
最初的远足
2018-09-07 15:35:57  来源:中国玉环新闻网  作者:蒋慧君

  作为一名出生在渔家的孩子,生活中一直被海风、海水、海鲜所围绕。而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乡村田园生活,却在我的童年中有过体验。可以说,那是我人生中最初的远足。

  话说当年,幼时的母亲曾作为养女在玉环古城曾家村的三舅公家生活过几年。我们与三舅公的关系,自然更深了一层。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走亲戚特别盛行。每逢农暇时节,我们就期盼着三舅公、三舅婆上门。与他们同时“现身”的,不仅有红心番薯、番薯丝、番薯粉等农家特产,还有令我们馋涎的番薯条。腊月寒冬,番薯条结上白霜,恰似包裹了一层葡萄糖粉,入口特别地甜。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70年代,番薯条可是我们的最爱。

  出于对农村的好奇,更为了释放我们过剩的精力,暑假期间,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会在母亲的安排之下,翻山越岭前往三舅公家做客。当然,随行的伴手礼必不可少。除了姐姐提的手巾包(里面装着面条和糕点、桂圆、红枣之类的“纸红包”),还有哥哥肩上挑着的渔家特产(虾皮、虾干、鱼鲞和新鲜鱼货等),把走亲戚的仪式感渲染得足足的。

  当时乡村交通还十分落后,走亲访友靠的便是脚力。一大早,我们就从大麦屿出发,经尤蒙岙山麓踏上那条通往古城的盘山小路。时不时地,我们被山边路旁的岩石遮挡住视线,但在迂回之际也能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惊喜。彼时,山间微风缓解着暑气,沿途花草消散着疲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攀走,终于踏入古城地界。站在山顶俯瞰脚下那“螺丝式”的山脉,征服高山的快感顿时溢满胸怀。

  从曾家村道往右拐入,途经一条狭小歪斜的田埂小道,便可到达坐落在小山坡上的三舅公家。

  这是一幢两层高的农家房舍,瓦顶木门,石灰外墙。小小的院落,井然有序地堆放着扫帚、锄头、畚箕、箩筐等农家物什。屋檐下,燕子飞进飞出,正忙着衔泥筑巢。民间有种说法,燕子筑巢象征着家庭吉祥幸福,是家中风水好的表现。三舅公家四世同堂,一家人其乐融融,难怪让燕子相中了呢。

  推开那扇木门,一眼便瞧见摆放在屋中间的方形餐桌和四条长凳,还有那用来存放食物的格橱、水缸、灶屋、柴仓、风箱等。地面是用泥土铺陈而成,踩踏久了便发黑发亮。整个空间光线充实,整洁亮堂,一进门就令人心情大好。

  对于我们的到来,三舅婆自是欢喜得很,立马下厨为我们烧煮“点心”(款待客人时烧的面条、年糕、汤圆等)。风箱推拉间,灶膛内的火苗便紧紧舔贴着锅底。一阵滋滋啦啦锅铲碰撞后,几大碗放上猪肉煎蛋葱花等佐料的面条便上了桌。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正好可以敞开肚皮大快朵颐一番。

  印象中的三舅婆,有着细腻红润的肌肤,喜欢穿件灰色布扣斜襟上衣,长年梳着那种老式发髻。虽打扮得中规中矩,但她的气质完胜一般的农村妇女,显得清爽干练,精神十足。

  来自渔家的孩子,对农村的一切都充满着新奇。而三舅婆,始终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尽可能地给我们创造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每逢餐点,三舅婆会带我们去菜地里剥菜摘瓜剪豆,在劳动中体验自给自足的快乐。那用土灶翻炒出来的菜肴,也就越发地鲜甜好吃。时不时地,三舅婆还用番薯丝粉做出俗称“小老鼠”的窝窝头。农家食物虽稀松平常,但却让我们食之有味,甘之如饴。

  在农村的那些日子,我们行走在田埂上,奔跑在山野间,嬉戏在草垛旁。大家一起吹稻草杆子,玩捉迷藏,当然也得承受夏日里蝉声的聒噪。跑疯了,玩累了,就静下心来细细观察蚂蚁搬家、母鸡下蛋、鸭子游泳、老牛犁田、母猪拱食……大自然的百科全书,我们翻开了页面的小小一角。只是当年无人理睬的红薯藤叶,如今竟成了人们餐桌上追捧的绿色食品。或许,这也是返璞归真的一种体现?

  太阳渐渐西斜,每家每户的上空升腾起袅袅炊烟,空气中不时飘来饭菜的香味,似乎在召唤我们踏上归程。煤油灯下,又是一顿有滋有味的晚餐,整个下午消耗的体能便及时得到了补充。

  在三舅婆的招呼声中,我们上楼做好入睡前的准备。但生性爱动的我们,岂肯就此收敛一任放飞的心?三舅婆自是了解孩子的天性,倚在床上与我们拉起了家常。我那仅有的农家常识,便是从那时听来的。如夏秋季收获的番薯,农户会选择连藤的优质番薯放在山洞中储存,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越甜,基本上可以食用到来年的四五月份。而番薯丝是可以制作烧酒的,美其名曰“番薯烧”。原汁原味的农家酒,据说口味柔和,泛着番薯的清香,是农家人的待客之酒。只因当时年纪太小,未能品尝到“番薯烧”滋味。甚憾!

  黑暗中,耳朵变得异常灵敏。一阵山风掠过,房前屋后的树叶便窸窸窣窣起来,间或夹杂着土狗的吠声。也不知过了多久,月亮无声无息地升上来。如水的月色从窗外倾泄于地板上,形成一道出尘的光。看着看着,如雾般的静谧开始慢慢地笼了过来,倒是逐渐深浓了睡意。


专题报道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网络中国节·端午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我们的节日·清明
2025全国两会
蓝话筒丨玉环普法
网络中国节·元宵
图片新闻

市集摆摊 市集摆摊

玉环的这群孩子,在全国舞台上太优秀了吧 玉环的这群孩子,在全国舞台上太优秀了吧

井里有什么? 井里有什么?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中共玉环市委宣传部主管  玉环市传媒中心承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2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3]31号;浙ICP备09058876号;浙公网安备33102102331084号
© 中国玉环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无限玉环

玉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