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环 视听 聚焦 评论 图片
栉风沐雨求学路
2019-01-25 16:05:33  来源:中国玉环新闻网  作者:高山/文

  隔壁小陈的父母均在银行工作,他在玉环中学读书,每周由父母小轿车接送,此事勾起了我对中学生活的辛酸回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就读于陈屿中学初中,“文革”前楚门中学高中毕业,那一段时间是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全国教育系统大调整,陈屿中学撤后并入玉城中学。1961年4月,陈屿中学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搬迁工作,大家翻山越岭,扛抬桌椅,陈岙内到仰天湖一条大岭既长又陡,途中要歇脚三四次,无非是为学校节约一些搬运费。陈屿中学第一届都未毕业,就结束了。

  当时相当一部分人吃饭都成问题,所以流生十分严重,1962年下半年,听说蒋介石要反攻大陆,我们班仅鲜叠同学就有六七人一起辍学。我们山头人吃得都是蕃薯丝,每餐有一把米算是好的,菜蔬也是自带的干货、菜干、虾皮之类。记得炎热的夏天,家中把自晒的花生酱,装一罐头瓶让我带上。周末未到,瓶中吃食就生起虫子,我不敢声张,偷偷剔去,这种难言之隐谁能体会得到。

  城关至福山路途遥远,起码要一个半小时,每周只能回家一次。一次周六下午与同乡一起抄小路回家,从垟青后面山岭上去,穿林海经大岩头,十八弯,过油车岭,再到五洞桥。因周五下过大雨,五洞桥大水滔滔,一片汪洋,水漫过膝。本该待水稍退浅些再涉过去,但大家归心似箭,就冒险前往,我当时一个踉跄差点跌倒,事后想想真有点后怕,万一被洪水冲走,后果不堪设想。

  1963年,我们班初中毕业时仅剩下22人,全校学生108人,被称为108将。翻开初三黑白毕业照,前排男同学盘腿席地而坐,个个都是“赤脚大仙”,实在可怜!

  初中毕业后是否继续读高中,我曾犹豫过,暑假期间联系过几个同学,有的父母不让读,想让孩子赚工分;有的有门路想找工作,陈屿方向仅剩我一人,我感到很孤单。此时我脑子里有个想法,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于目的我十分模糊。尽管那时也懂得点“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窘迫的现实又让我觉得很幼稚。一次上学路上我碰到一老农从山上地里劳动回家吃中饭,口中念念有词:“读得书来省土求,不劳耕种自然收”,听起来比较通俗易懂。也就是羡慕我书读好后就不用从土中去扒食,自然有收成。也有人说,读书是向银行储蓄,书读得越多,存钱越多,将来利息越丰厚。这些无非都是宣扬,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套。我父亲比较明智,认为兄弟姐妹六人,无一人小学毕业,现在家中不缺劳力,也不差我挣工分,而且花钱也不多,读点书将来自己方便些。他也深知自家寒门又无依无靠,不可能有什么大出息。所以他对我读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反而强调身体第一,读书跟跟牢就可以了。于是我得以继续读了高中。

  1963年秋季,我赴楚门中学读高中,父亲送我到城关上车。那时我一般两周回家一次,楚门至福山约45里路,大多数时候徒步回家,极少乘车,如有时父亲到楚门赶市日,给我送来粮食就少走一趟。

  我们男生住宿和学习分两地,学习在南门头晒谷坦,住宿在观音堂,每天男生从早读到晚自修往返八趟,女生少两趟,三年不知走多少路,但那时年轻,未感到怎样辛苦。

  楚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比如上午四节课下来,早已饥肠辘辘,到食堂排队买菜,一般都是快周末了自带菜吃完了,才去买两分钱的菜汤。此时一闻到大蒜炒猪肉,馋涎欲滴,喉咙头打跟斗,终生难忘。两角钱一盆的大蒜肉,大多是老师享受,个别家中条件好的也会偶尔买一次,我们一般同学不敢奢望,只能羡慕流口水。我已不记得三年是否有买过肉吃。周末如未回家,到楚门街逛逛,也很少去买过一颗糖吃。

  高二时,一周六下午计划回家拿粮食,可偏偏碰到学校开政治学习会,一般由校长作国际、国内形势报告,全校集中大礼堂。会议结束快三点了,时间很紧,匆匆上路,刚好陈屿尤蒙岙一高一新生也要回家,于是一起走。路途遥远,当到达城关夜灯已亮,我离家还有15里路,他家还更远。此时肚子已饿得咕咕直叫,两人商量到老街唯一的一间米面店吃一碗两角钱的米面。吃好后天也暗下来了,幸好那晚有月亮,从面店到车站也不过几百米路。此时他心中肯定七上八下,与我在仰天湖分路后,他一个人回家都有点冷清。当时谁也没想到更未提及到对方家住一夜。因条件有限,不像现在小孩都有自己的房间和床。而那时兄弟共床,姐妹共床,他又是到亲戚家。到了车站他终于说出要到城南亲戚家住一夜。当时我懵了!只好一人走,他往城南走大路,我往三合潭走小路。我本可以顺公路走,不用翻三合潭岭,由于听说往古城走的三合潭路廊不干净(传说有鬼),于是只好爬岭。到达岭头,一户人家的竹丛中窜出一条大狗,只是狂吠,并无咬人之意,但我已吓出一身冷汗。那时夜间既无行人,更无车辆。这是我最恐怖,也是唯一的一次走夜路。到家已九点左右,父亲正在摘番薯,准备第二天刨丝。

  福山至楚门有两条路线可走,向东经龙泉头、仰天湖、三合潭、城关至沙鳝翻越深浦岭至路廊到渡头、楚门;另一条向北直插百步岭、五洞桥、油车岭、吃水窟、十八弯、西青岭水库,老鼠尾巴到沙鳝合并到楚门方向。此路崎岖,坎坷不平,天气晴朗,未感痛苦,碰到恶劣天气,真是苦不堪言。

  有一天,我一头挑着小竹箩,一头一个袋子,出发天气晴朗,未带雨具,走到沙鳝下午两点左右,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马上要下大雨。此时前不着村后不巴店,躲避不及,幸好路边不远处有棵大樟树,没有思考选择的余地就躲到大树下,幸好小竹箩有盖子,粮食未被打湿,否则半个月的救命粮就麻烦了。事后,想起下雷雨千万不能躲树下,有生命危险,但那时慌不择路。幸好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那时漩门未堵,玉环是孤岛,全靠渡船与大陆往来。一次我来到渡头,碰上刮风,渡船停开(只要有六级风就不开船)。行人只有自己想办法,唯一的办法只好讨小船,只要小船老大敢摆渡就有希望过去,没有其他任何办法。船老大如果没金刚钻,哪敢接这瓷器活。尽管有风险,但进退无路,只好听天由命。风浪打湿了我身上部分衣裤,终于安全到达彼岸。回学校后只好换洗衣服。

  楚门市日,我父亲又送粮和钱给我,刚好碰上海山一同学家长也给儿子送东西。他给儿子五元钱,被我父亲看见,事后他告诉我说自己从未给过我五元钱。那时的五元钱很管用。我不知该同学是否独子,但知其父在海山开一间小店,经济上绝对比我们宽裕。当时父亲因对方的出手大方而羡慕,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无奈!可怜天下父母心!

  那年年底放寒假,大家都回家过年。我们宿舍寝室遭遇火灾,寝室里所有学习、生活用品,比如搪瓷脸盆、牙杯等全付之一炬,因寝室是木地板结构。新学期,省吃俭用,一件件补齐。放火的可能性不大,是住校老师夜间烧煤油炉不小心所致,最后不了了之。本来一穷二白,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6年多的中学生活,我走过多少路无法统计,父亲陪我也走了不少路,他直至1992年去世都未享福过,我感到十分内疚和遗憾。

  1966年高中毕业,碰上“文革”,大学停止招生,直到1970年我被第一批保送上工农兵大学,不幸中的万幸。那时国家尽管还比较困难,却还发给每位大学生每月19.50元津贴(12元伙食费、7.5元另用钱)。我们一般都够用,不给家中增添经济负担。我衷心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从此我的生活也就一帆风顺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我所经历的求学之路,只不过是中国千千万万学生中的一分子,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些从大山深处,从海岛上,甚至出行无桥、无路,从钢丝索上滑过来的也大有人在。看看他们,想想现在什么交通工具都有,飞机、高铁、汽车、小轿车,最差的也有自行车,现在孩子个个堪比旧社会的少爷、小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最后我诚挚希望广大学子,以天下为己任,发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苦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再强大而奋发读书。


专题报道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我们的节日·清明
2025全国两会
蓝话筒丨玉环普法
网络中国节·元宵
网络中国节·春节
2025新春走基层
网络中国节·重阳
我们的节日·国庆
图片新闻

市集摆摊 市集摆摊

玉环的这群孩子,在全国舞台上太优秀了吧 玉环的这群孩子,在全国舞台上太优秀了吧

井里有什么? 井里有什么?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中共玉环市委宣传部主管  玉环市传媒中心承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2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3]31号;浙ICP备09058876号;浙公网安备33102102331084号
© 中国玉环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无限玉环

玉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