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环 视听 聚焦 评论 图片
鸡山故事
2019-04-19 14:58:32  来源:中国玉环新闻网  作者:蒋慧君/文  林楚炳/摄

  如果说,在玉环所有乡镇(街道)中,我与哪个最亲近?细想之下,除了老家大麦屿,那剩下的就只有鸡山了。

  对于鸡山的亲近,缘于我家老杨。上世纪90年代,一纸调令将他从陆地调入海岛。当年鲜少出门的我,对于鸡山的认知很是狭隘,只知那是个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偏远海岛乡。一想到这,不免黯然神伤。

  送他去鸡山乡报到那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提着之前收拾好的行李,坐上玉环至大坝的班车。在路边快餐店用过午餐之后,等候了许久才迎来大坝至鸡山的航船。

  登上那条仅60匹马力的木质小船,一股浓重的柴油味直往鼻孔中钻。船舱内空气混浊,到处是或坐或站的乘客,好不容易找到个位置坐下,可行驶中的航船却不管不顾地与我的五脏六腑进行捆绑。小船在浪尖中起伏摇摆、托起摔下,我也直冒虚汗、翻腾胃肠。再加上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更让人头昏脑涨,无处可逃。本想到舱外透透气,无奈风大浪高不敢造次。想到老杨此后要经历这样的常态,心中的忧虑又加深了一层。

  鸡山码头边,停泊着一艘艘归航的渔船,桅杆上红旗招展,那是渔乡特有的景致。渔民们在码头边忙着装卸海鲜,妇女们则蹲在箩筐边麻利地进行分捡,一派忙碌景象。人们聚集在码头边上,观望的、砍价的、拿秤的、交钱的……夹杂着咸腥味的海风,就地交易的海鲜市场,恍如置身老家码头,给我带来些许的安宁。可一想到乡政府位于山顶,心中便开始发怵,步履也变得沉重起来。

  巷道两旁,依山而建着一栋栋块石结构的渔家民居。这些房屋前后左右相连接,仅用石阶就可串起南北西东。强忍着晕船后的不适,我们开始自下而上的攀登。鸡山那特色的台阶石板路,在前方等着我去征服。兜兜转转,走走停停,唯恐迷失方向。直到后来才发现,鸡山道路四通八达,可任意行走。

  左转入门,“玉环县鸡山乡人民政府”的门牌近在眼前。办妥该有的手续继续登梯,终于进入单位安排的宿舍。安顿好一切之后,这才有空打量起房间来。水泥墙体、水泥地面、水泥天花板,水泥阳台护栏,这里的一切保持本色原貌。除了窗台边那长方形的办公桌,一张半圆形靠背藤椅,就只有那张单人木板床了。不曾想,老杨在这一住就是9年。

  这其间,栈台至大坝之间的公路建成通车,从栈台到鸡山的航程被大大缩短,这就给了我再次去鸡山的勇气。假期里,我会抽空带着女儿上岛小住几天。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在乡政府周边闲逛转悠,看看花草树木,眺望前方大海。女儿天真地问,妈妈,为什么鸡山没有很多鸡啊?我哑然失笑,耐心向她解释岛名的由来。这座长得像鸡冠一样的岛屿,由于她爸爸的原因,从此在她心中扎了根。

  当年在鸡山,最怕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每每风雨来临,地处山顶的宿舍门窗总是抵挡不住狂风暴雨的侵袭。海风从四面八方呼啦啦地围将过来,对着“基础款”的房子呼啸怒吼,由此裹挟来的雨水,从阳台、从窗户、从门缝中恣意闯入,轻松演绎“小河淌水”。打湿了办公桌,溢满了房间地面,每次都要擦洗一番才可住人。在陆地上同样的风力,到了海岛山顶就生生地被扩大了好几倍。

  这9年,从陌生到熟知,直至爱上这片岛屿,鸡山从此成为老杨口中离不开的话题,心心念念的第二故乡。这其间,也让我了解到有关鸡山的种种。这是个以海洋捕捞为主的纯渔业乡,下辖6个行政村,鸡山本岛就分布着北山、南山、后岙和火车4个村,前3个村相连在一起,唯有火车村位于海岛尽头,需步行半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剩下的披山、洋屿2村,分别位于毗邻鸡山的2座小岛上。一直畏惧外海风浪的我,于近日坐上了前往披山的船只。近一个多小时的水路,我硬是克服了舟楫颠簸所带来的不适,登顶这座不能被遗忘的岛屿。站在高处俯瞰大海,由海滩、巨岩、礁石组成的美景一览无遗,也算圆了20多年的梦。

  2013年,鸡山首届东海小海鲜文化旅游节在岛上隆重举行。时至盛夏,阳光炙热,但丝毫挡不住如流的人潮。码头沿线的店铺被围得水泄不通,商家应接不暇。各级新闻媒体争相前来报道,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海岛渔乡从此进入人们视线。

  自老杨调离鸡山后,我曾因工作关系来过几次。每每与鸡山相对,犹如见到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总是心生欢喜。踏上曾经丈量过的海岛路,每次都有不同的体验。岁月并没有苍老了鸡山的容颜,反倒愈发历久弥新。

  今年3月,我与老杨再度前往鸡山。这一次,不仅仅只是故地重游,而是将以往没怎么涉足过的地方也走了一遍。

  当我踏上码头边那浇筑着红色透水混凝土路面、富有海岛风情的海鲜一条街时,仿若踩上了长长的迎宾地毯。U型大坝上那一幅幅色调明艳的渔民墙绘,以及固定在彩旗杆上的斑斓鱼灯,无不透出热闹和喜庆的氛围,尚存着春节的余味。亮化后的鱼灯盛景,一度惊艳微信朋友圈。今年春节期间,众多游客上岛游玩,并在此观赏了鸡山非遗项目“打八将”大型彩灯活动,实在是过足了眼瘾。

  可能因为半阴不晴的海岛天气,街上看不到以往大面积晾晒鱼鲞的劳动场景。位于码头大坝中间的“跨海酒店”,一直是游客就餐的首选地。在这里,有最纯正、最鲜美的海鲜美食,曾接待了无以计数的外来游客,“游在大鹿,吃在鸡山”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除了饕餮海鲜大餐,临走时还不忘购买鸡山品牌的鱼鲞虾米。品尝过鸡山海鲜的人们,总是念念不忘,那是舌尖上最真切的念想。

  从北山村的门匾进入,穿过那“麻雀虽小、五腑俱全”的菜市场。近年来,随着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不断推进,鸡山整体环境得到了美化,品位也在不断提升,但总体布局没变,渔人码头、跨海酒店、菜市场、台阶石板路,依然静静地守在原地。一串串红灯笼在街巷中不断延伸着,被艺术化了的圆晒簾间隔着等同距离,被固定在灯笼之间、头顶之上。硕大的海螺有绿植衬托着,色彩极其柔和。摆放在路旁的盆景,无形中增添了几分雅致。远观之下,这一条条石阶小巷,竟有着清新古朴的艺术格调。

  午后,我们沿着海岛公路,往南山村方向而去。山道边、山坡上,青草漫堤,花开艳丽,展露出春的生机。观港亭那“鸡鸣拂晓东方丽,山展新姿满岛春”及“海港飞云风奏曲,渔轮伴舞浪传歌”两副对联,道出了鸡山典故与海岛风情。站在观港长廊望向前方,几十艘渔船三三两两地泊在洋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海岛风景线。目光下落处,人声嘈杂,机声隆隆。问询之后,得知这是在建设鸡山二级渔港。工程完工后,将满足海岛渔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鸡山的建设,从此又迈出了一大步。

  左转往上,移步换景,一场视觉盛宴在等着我们。一排排整齐的屋檐下,摆放着一筐筐、一担担装得满满的鱼货。人们手上抱着,肩上抬着,丰收的喜悦漾在眼角眉梢;那面湛蓝色背景墙上,一大群海洋生物在欢快地游戈着。圆圆的鱼眼探究般地注视着行人,显得鲜活而灵动;用石块垒成的墙体,悬挂着捕鱼网具和浮球,鲳鱼、鳗鱼、马鲛、带鱼等各种鱼类被框在适合的石块上,鱼腥似乎要渗入石缝里;民居大门两侧那成群结队的黄鱼翔海图,将海边人家所有的渴盼和梦想加以具象的呈现。海里游的、船上捕的、口中吃的、墙上画的,鸡山成了鱼的海洋。

  相比于北山村的石阶,我更喜欢南山村那有着精细条纹的石板路。上下错开,图案别致。就连渔家门前水缸,也被精心描绘出一前一后两条金鱼来,吐出的泡泡充斥着整个缸体,增添了生活情趣和视觉效果。路旁坡下的竹篱笆内,淡紫色的蚕豆花犹如蝴蝶展翅,在绿叶丛中上下翻飞。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边上那一簇簇嫩黄的报春花。紫的、黄的、绿的、粉的,春天的气息,在花瓣间传递。路过一家有年代感的庭院,有风化了的斑驳石刻,有爬满藤蔓的围墙。半圆弧的门楣下,红底金字对联闪耀光泽,成为全景中的点缀,呈现出一种质朴的美感来。

  放眼全岛,通透洁净,好似被人托在手中由里而外清洗过一番,整洁得纤尘不染。就连每个岛民,都能以其个性的外貌和穿着,成为全岛风景中最鲜明的存在。在这里,我看到鸡山从粗糙走向精致,从偏僻走向繁华。蜕变后的鸡山,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理念,拥有着人人为之向往的海岛慢生活。

  一路上,不时有人与老杨招呼寒暄,拍肩握手,也算是多年海岛生涯结下的善缘。我问他,现在鸡山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深有感触,现在的鸡山可谓日新月异,真正凸现出“休闲漫岛,渔韵鸡山”的主题,更有观赏价值了。

  是啊,打造全省旅游风情小镇,邂逅最美海岛,鸡山未来可期!


专题报道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我们的节日·清明
2025全国两会
蓝话筒丨玉环普法
网络中国节·元宵
网络中国节·春节
2025新春走基层
网络中国节·重阳
我们的节日·国庆
图片新闻

市集摆摊 市集摆摊

玉环的这群孩子,在全国舞台上太优秀了吧 玉环的这群孩子,在全国舞台上太优秀了吧

井里有什么? 井里有什么?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 台阿展翅飞 天涯若比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中共玉环市委宣传部主管  玉环市传媒中心承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12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3]31号;浙ICP备09058876号;浙公网安备33102102331084号
© 中国玉环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无限玉环

玉环发布